首页 > 易点动态 > 正文

设备工单保养系统:基于设备创建保养计划,提供周期性的维保、巡检等预防性服务

2025-11-13 15:09:41 来源:易点易动

"我们设备管理流程看似挺完备,有定期巡检安排,也有故障报修机制,可设备故障率咋还是居高不下?"

最近,一位做化工生产的客户向我倾诉,他们设备维护团队天天忙得不可开交,可设备还是频繁出问题,生产部门对此意见很大,觉得他们"工作不到位、影响生产进度"。

我们实地考察后发现,问题并非出在"维护人员不够努力"或"维修技术不过关"上,而是当前这种缺乏系统规划的设备保养方式,拖累了整个设备管理的效率。

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:日常的设备保养工作,到底存在哪些"效率短板"?如何借助易点易动设备管理系统,快速搭建科学高效的设备工单保养体系?

易点易动设备管理系统官网发布,可直接注册体验

一、多数企业的设备保养,仍停留在传统人工模式

当下,尽管都在倡导"智能化设备管理""智慧运维",但不少企业的设备保养流程依旧传统老套:

  • 设备维护人员从生产部门收集设备运行信息,或从纸质记录中整理设备维护需求;
  • 手动制定保养计划,再通过口头通知或纸质工单安排任务;
  • 维护人员执行保养任务后,手工填写保养记录;
  • 管理人员再一张张收集记录,进行统计和分析。

还有些企业更"原始",用微信群通知保养任务,甚至在黑板上记录设备状态。

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?

  • 协同混乱:任务安排靠口头传达,容易遗漏或误解,执行时间不确定;
  • 人工误差大:记录格式不统一,整理时容易出错,数据不准确;
  • 信息不透明:没人清楚设备何时保养过、保养内容是什么,决策缺乏依据;
  • 难以追溯:想要查询设备的历史保养记录、保养人员、问题详情,困难重重。

一句话概括:现在的设备保养模式不是在"高效运转",而是在"混乱摸索"。

二、你缺的不是保养人员,而是智能化的设备工单保养系统

不少企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设备保养,那如何构建一套既合规又高效的设备保养流程呢?

面对这一问题,许多管理者首先想到:"制定一套详细的保养手册,规范保养操作不就行了?"

但实际上,问题不在于操作规范,而在于设备保养流程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:

  • 需求信息靠人工收集和传递,效率低下;
  • 任务分配流程不顺畅,容易出现重复安排或遗漏;
  • 保养记录、分析、决策全靠人工处理;
  • 审批流程繁琐,反馈不及时。

简而言之,无论保养手册编写得多么完善,只要还是靠人工安排、记录、分析,设备保养效率就难以提升。

我们曾服务过一家年产值达数亿元的制造企业,其设备保养工作仍由多名维护人员通过纸质工单和口头沟通完成。一个大型设备的保养计划制定和执行就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,且一旦生产计划调整,保养计划就得重新制定。

该企业原以为问题在于"维护人员不够专业",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保养流程本身缺乏智能化支持,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生产需求。

所以你要解决的,不是让维护人员更加辛苦,而是让整个设备保养流程能自动、智能地"运转起来"。

三、设备保养不只是"填张表",而是完整的设备管理流程

高效的设备工单保养流程应贯穿"设备信息收集"到"保养效果评估"全链路,全程在线、协同、留痕。以下是易点易动设备管理系统中优化该流程的实操演示:

1)设备信息录入与评估

  • 录入设备的基本信息、型号、规格、购置时间、使用部门等;
  • 对设备进行初始评估,确定其保养级别和周期。

2)创建保养计划

  • 根据设备评估结果,填写保养项目、保养周期、保养标准等;
  • 支持从设备库直接调取设备信息,确保计划准确,避免重复录入。

3)发起保养工单

  • 设备管理系统可多选设备,一键生成保养工单;
  • 支持短信、APP 推送、企业微信等多渠道通知维护人员;
  • 维护人员收到通知后,可直接在系统中查看工单详情和设备信息。

4)执行保养任务

  • 维护人员按照工单要求进行设备保养,支持拍照、上传附件记录保养过程;
  • 可参考系统中的历史保养记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;
  • 保养过程中发现问题可及时在系统中反馈。

5)保养记录与分析

  • 自动汇总保养记录,支持按设备、时间、保养项目等多维度分析;
  • 一键导出 PDF 或 Excel 报表,方便存档和查阅;
  • 可设置预警机制,对临近保养周期或出现异常的设备提前提醒。

6)保养效果审批与评估

  • 保养完成后,管理人员对保养效果进行审批;
  • 审批意见和评估结果全程记录;
  •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后续保养计划,形成闭环管理。

这才是真正的"设备保养链路闭环",不止于保养记录,而是打通了从"设备信息"到"保养决策"的全流程。

四、不增加人力、不用纸质记录,设备保养效率大幅提升

流程优化后,设备维护团队再也不用靠"手工记录+人工统计"消耗大量人力。

  • 提速:保养计划制定和执行时间从数天缩短到最快半天;
  • 规范:保养模板、格式统一,不再因记录错误浪费时间;
  • 透明:保养记录自动留存,方便随时查询和回溯;
  • 清晰:保养过程、结果、审批全程留痕,避免纠纷;
  • 协同:保养结果自动关联设备状态,为生产计划提供准确依据,减少生产中断。

关键在于,设备维护团队能专注"设备故障诊断""优化保养方案"等高价值工作,不再被"手工记录、统计数据"这类机械事务拖累。

这才是真正的效率提升。

五、最后说一句:别小瞧设备保养,它其实是设备管理的核心

很多企业搞智能化设备管理,总盯着"设备故障报警""生产数据采集"这些大功能,却忽略了最关键的基础——设备保养是否科学高效。

前面的"基础不牢",后面功能再强大也会出现各种问题。

想提升设备管理水平,别只看大功能,先看每天的设备保养工作是否规划合理、执行高效、记录准确。

设备保养不只是简单的维护操作,它是设备稳定运行、生产高效进行的保障。

小保养背后是大管理,做好设备保养,整个设备管理体系就能稳健运转。

现在开始尝试更简单高效的工作方式

开始体验
微信小程序